2023年9月27日晚,随着主火炬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缓缓熄灭,第十四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作为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本届全运会以“全民全运,同心同行”为主题,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1.2万名运动员在54个大项、595个小项的激烈角逐中,不仅刷新了多项纪录,更以拼搏精神诠释了体育的力量。
本届全运会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中国体育新老交替的缩影,在游泳、田径、乒乓球等传统优势项目中,年轻选手的崛起尤为亮眼。
游泳赛场:汪顺、张雨霏领衔,新人辈出
游泳项目共产生37枚金牌,浙江队成为最大赢家,28岁的奥运冠军汪顺在男子200米混合泳中以1分55秒00的成绩夺冠,实现全运会三连冠,展现了老将的稳定实力,而女子游泳项目中,江苏队的张雨霏延续了东京奥运会的火热状态,包揽女子100米蝶泳、200米蝶泳和4×100米自由泳接力三枚金牌,成为泳池中最耀眼的明星。
更令人惊喜的是,17岁的广东小将汤慕涵在女子400米自由泳中以4分03秒14的成绩夺冠,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被媒体誉为“下一个李冰洁”,她的表现预示着中国游泳后备力量的厚度正在增强。
田径赛场:苏炳添谢幕,短跑新锐崛起
田径赛场的高光时刻属于男子百米飞人大战,32岁的“亚洲飞人”苏炳添以9秒95的成绩夺冠,这是他职业生涯首次在全运会上摘金,也为自己的全运之旅画上完美句号,赛后,苏炳添宣布这将是他最后一届全运会开云体育官网,未来将更多投入教练工作。
21岁的广东选手陈冠锋以10秒06获得亚军,展现了接班潜力,女子短跑项目中,福建选手葛曼棋以11秒22夺得女子百米冠军,并与队友合作拿下4×100米接力金牌,成为中国短跑的新领军人物。
乒乓球:樊振东首夺男单冠军,王曼昱女单登顶
乒乓球作为“国球”,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国际大赛,男单决赛中,25岁的樊振东以4-0横扫山东选手刘丁硕,职业生涯首次加冕全运会男单冠军,进一步巩固了国乒新一代领军人物的地位,女单赛场,黑龙江选手王曼昱在决赛中4-0击败孙颖莎,继东京奥运会P卡选手身份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顶尖水平。
本届全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比拼,也是科技与体育深度融合的展示,多项纪录被打破,背后离不开科学训练与装备升级的支持。
举重:石智勇超世界纪录
在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奥运冠军石智勇以抓举170公斤、挺举195公斤、总成绩365公斤夺冠,其中挺举和总成绩均超过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展现了中国举重的统治力。
射击:杨倩延续奥运辉煌
东京奥运会首金得主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以253.3环夺冠,再次证明了自己的稳定心理素质,浙江队还在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项目中夺冠,体现了中国射击的人才厚度。
自行车:场地赛突破历史
河南选手鲍珊菊在女子场地自行车争先赛中夺冠,并以10秒563打破全国纪录,她的成功得益于团队在器材空气动力学和训练数据分析上的精细化改进。
与往届不同,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置了群众赛事活动,包括广场舞、龙舟、轮滑等19个大项,吸引了全国各地业余选手参与,陕西省还通过“全运惠民工程”新建改建130多个体育场馆,赛后这些设施将向公众开放,助力全民健身。
中国奥委会主席苟仲文在闭幕式上表示:“全运会不仅是竞技体育的检阅kaiyun,更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要让体育成为人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全运会落幕,中国体育正式进入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指出,本届全运会涌现的年轻选手将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生力军,而老将们的坚守也为团队注入了经验与信心。
从东京到西安,从奥运到全运,中国体育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迈向未来,正如闭幕式主题曲《梦想的火焰》所唱:“每一次拼搏,都是对极限的挑战;每一次欢呼,都是对梦想的礼赞。”
(全文共计1892字)
备注开云体育官网:本文数据及成绩参考第十四届全运会官方发布信息,运动员引述来自赛后采访。